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權力風暴觀後感

由於平日忙於工作,竟然將電影社的電影欣賞給忘了,趕再截止日期的最後2天,到戲院欣賞了一部由湯姆克魯斯、勞勃瑞福和梅莉史翠普所主演的”權力風暴”。



劇情是由三個不同的場景,三組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身分,來表達他們對伊拉客戰爭所持的態度與處理的方法。分別是湯姆克魯斯和梅莉史翠普,在白宮所扮演的國會議員與資深媒體記者,正為著新的戰爭策略而激辯著;勞勃瑞福所扮演的教授,試著在加州的一所大學內說服一名年輕的學生,對他的國家及其個人的未來作出一重大的決定;最後是2名勞勃瑞福的學生毅然決然的加入戰爭,為自己的國家及信念犧牲生命。



劇情的張力除了是由幾位硬底子演員來鋪陳外,當然最為人震撼的是以不同且反差極大的場景(國會、學校及戰場),透過不同的身分(議員、記者、學生及教授)來表達。不能否認的是在政治圈中,政客的每一步或許都在盤算著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或機會,即使是會犧牲某些人的利益甚至生命。至於記者所作的報導,也可能因為報社的利益或因其與自己的立場相衝突,而對真相的報導有所偏頗或取捨。而教授與學生間更是赤裸裸的以分數來作為觀念傳達的交易工具。人性的貪婪、醜陋、衝突、利益、理想及矛盾,在這部電影中展露無疑。



其實我更想要討論的是,當所有人在享受前人因犧牲所換來的自由民主的果實時,有幾人會想到要付出?要犧牲?一但必須面臨危難時!更別說是主動自願的去面對!有一個畫面讓我很有感觸的,是當那2名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說服他們的同學為國家付出時(不是要上戰場,而是以其他方式,但大多數的同學都只想進哈佛或其他名校以賺取更多錢),秀出他們自願入伍服役的徵召令時,其他同學皆報以嗤之以鼻且不可置信的態度。我曾經很認真的問過我的一些不認同台灣目前這個現狀的朋友一個問題:先不考慮原因,如果有一天中國要是發動戰爭攻打台灣時,你會上戰場嗎?很遺憾的,我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這也是我為何對這個畫面很有感觸的原因!



長久以來,台灣內部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家認同,但在電影中,我們其碼還能看到大家對國家的認同是存在的。不論非裔、亞裔、歐洲或猶太人,只要到了美國並歸化成為美國公民後,所有人都稱自己是美國人,充其量再加上自己的原生族裔在國籍前。在亞洲的新加坡也是這麼稱呼自己,他們不會說自己是中國人,而稱之為華人,我們所稱的中文,他們叫華語,因為在這世界上,不是說中文的都是中國人,也不是華人就是中國人。



我並不想在這引發政治或種族的討論,只是要大家認真思考過去,就像梅莉史翠普要湯姆克魯斯想想當初的政策是否錯誤一樣。最近我正在研讀一些台灣史的書籍,歡迎大家有空多批評指教。更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他真的會讓你去思考很多問題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